枣庄翻译公司 枣庄翻译公司 枣庄翻译公司
12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揭牌仪式举行

枣庄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枣庄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枣庄新闻网讯 记者 孔猛 李晓晴)十月的山亭,秋高气爽,硕果飘香;十月的山亭,枫林如火、一丛金黄。10月19日上午,由中共山亭区委员会、山亭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山亭区委宣传部、中共凫城镇委员会、凫城镇人民政府承办;枣庄学院协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揭牌仪式”在山亭区凫城镇王家湾村举行。意在缅怀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本次仪式邀请到了抗战时期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潘振武之女潘延延同志、潘南胜同志;抗战时期运河支队支队长孙伯龙之子孙继龙同志;解放战争时期峄县县长王鼎新之子王用钊同志。四位老人精神抖擞,为我们讲述着他们记忆中的父亲,回忆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上午,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进行了揭牌仪式。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王家湾由普通的小山村打造成为了一处集红色旧址、历史展陈、美丽乡村、风光秀美的综合性景区,相继被评为枣庄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枣庄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枣庄日报社记者采风基地;枣庄市文学艺术家创作采风基地等,并在现场对王家湾进行授牌仪式。

  
   仪式结束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拉开帷幕。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经过了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舞台上,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为观众们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接班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让观众们在沉思中追寻长征精神,激励着大家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需要我们十分珍惜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永远牢记这段辉煌灿烂的历史, 深入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宝贵精神财富,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谱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潘延延同志、潘南胜同志、孙继龙同志、王用钊同志随后参观了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四位老人跟着队伍,细心的听着引导员的讲解,时而驻足观看,时而小声讨论,拿着手机拍照留念。一件件珍贵遗物,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个个感人故事,让老人们仿佛置身于父辈们的红色革命年代。孙继龙老人说到:王家湾这样红色活动的举办很有必要,像接下来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女们,对历史上红色革命年代的事情了解的已经不多,如果再不“抢救”,就更不知道这些历史。自己在十一国庆节期间,也带着子女去了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抗战时期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潘振武之女潘延延、潘南胜两位老人亲切的与记者讲述着父亲年轻时的点滴事迹。两位老人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开始参加会议收集父亲在山东的这段历史资料 。两位老人参观完王家村说道:“这是姊妹俩第二次来王家湾。对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进行抢修不仅让我们这些子女能够寻找到父亲当年工作的身影,也给社会留下红色的灯塔。”王用钊老人在参观王家湾——峄县抗战民主政府旧址时,看到陈列在博物馆内的旧物,热泪盈眶。想到当年父亲在此工作,对父亲的无限思念涌上心头。

      近年来,山亭区高度重视地方文化、特别是红色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规划制定了红色文化开发利用“十个一”工程。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设项目也是继八路军抱犊崮抗日纪念园、葫芦套村八路军第115师司令部旧址之后启动的又一红色文化工程,被纳入了山亭区2016年度重点项目。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建设,对于告慰革命前辈,教育启迪后人,弘扬光荣传统,永葆党的先进性,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创业的热情,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标签:

地址:http://zaozhuang.rzfanyi.com/news/844.html

除非注明,文章均由 枣庄译声翻译公司整理发布,欢迎转载。


  • 相关文章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翻译热搜: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